3月25日,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致辭時表示,今年以來,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回暖復蘇,投資穩定增長拉動鋼鐵產業需求,鋼鐵產業運行態勢有望穩中向好。鋼鐵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,具有經濟規模大、產業鏈條長、關聯產業多等特點,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擔負重要任務??傮w來看,我國鋼鐵生產制造領域相對集中,短板和弱項主要在鋼貿流通領域,包括物流保障等供應鏈服務還不完善。何黎明認為,下一階段,提升鋼鐵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,重在抓住供應鏈短板和弱項,需要各市場主體增強互信、深化合作、融合創新,做好三個轉變,共同推進鋼鐵供應鏈高質量發展。 一是從鋼貿服務向供應鏈服務轉變。鋼貿企業需要練好自身內功,增強有效供給,以市場需求為導向,深化與上游鋼廠、下游客戶聯動融合,大力拓展增值服務,形成互利共贏的新型合作伙伴關系,逐步從傳統商貿服務向現代供應鏈服務延伸,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,主動融入現代化產業體系。 二是從線下撮合向線上線下融合轉變。當前,許多鋼貿企業仍然沒有擺脫地域依賴與熟人生意的經營方式,缺乏數字化思維,亟待數字化轉型。數字經濟深刻影響鋼鐵供應鏈創新發展,持續賦能鋼貿企業數字化轉型,幫助傳統產業線上線下融合,改變產業發展模式,不斷塑造新動能新優勢。 三是從單打獨斗向和諧共生轉變。近年來,疫情等國際國內不確定性風險大增,對鋼鐵產業鏈的韌性和安全造成較大影響。鋼鐵領域的大型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,以及近年來涌現的平臺企業,要加強互信、打開邊界,開展多種模式的合作創新,各取所長、利益共享,搭建和諧共生的生態圈,形成牢不可破的命運共同體,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。